今天以前,中華電是我心中第一名的定存股。
也是我定存類股裡持股比重最高的公司,但今天我忍痛暫時告別。
(圖片來源:中央社)
對中華電的情感並非一朝一夕,long story...
我家一家四口門號都是中華電信,
家裡市話跟傳真也是中華電信。
家裡四隻手機都是神腦代理 (中華子公司)。
因此中華電是我實踐生活投資學的開始,
每個月的研究獎助金都存下來買中華電零股,
日積月累也存了不少,持有期間賺10幾%時我沒賣,
政府不斷打壓中華電我也沒賣,但今天我賣了,為何呢?
阿格力寫這部落格從不強調績效,因為不是想亂報名牌給大家
而是想分享正確的投資觀念,而不是每天追高殺低不能安心過日子。
所以這是我第一次PO對帳單,績效的話是可笑的定存年息績效,
2008年第一次拿HTC的andorid手機開始,就感受到未來行動裝置的趨勢。
加上我本身是行動網路與網路的重度使用者,因此很堅定的持有中華電。
(HTC Tattoo,圖片轉自癮科技)
但這幾年來,中華電的績效真的就是定存股,
每一年算來算去殖利率都有5%,所以就沒賣。
但後來發現,一直都是5%多,代表一件重要的事情!
股利 (EPS)一直衰退,所以股息越發越少。
難道生活投資學錯了嗎?不是說從生活中觀察不會差距太大嗎?
其實生活投資沒有錯,中華電信的用戶數一直不斷增加,
行動網路跟網路的應用也越來越廣!
那為什麼中華電信EPS衰退呢?
1. NCC每年強制調降行動通話費
2. 長途市話以室內電話計費
3. 龐大的資本支出,建設光纖網路與基地台
(其它網路業者就是等著租用就好,才會常有最後一哩的問題)
4. 光纖網路月租費調降
從以上不難發現,建設越蓋越好,月租越收越少。怪事不是?
在這裡我想分享與檢討的是 (粗體綠字) 個人感想 (黑細字)
1. 持有政府股份的公司,必須注意是否太與民生議題相關,
否則當上網被騜總統視為基本人權時,就是被開刀之時。
房價漲不停,不去管,每天要砍月租沒幾元的電信費。
省一年也才幾千,房價幾年卻多漲上千上百萬。
油電也雙漲,想藉由砍中華電證明你有做事?
2. 當定存股無法成長,連EPS都無法維持穩定時,該考慮換股。
3. 對公司的不利新聞頻傳,不心安也是一種成本。
後記:
其實中華電最大持股為交通部,30幾%股權,當犧牲中華電利益而圖利其他業者。
這意謂著全民利益也被犧牲,中華電少賺錢,國庫就少進帳股息,國庫缺額變全民負擔。
反倒是交通部可以穩賺的eTag,就要讓財團利益最大化?
政務委員: 張善政
張善政特別點名中華電信的大股東交通部(35.29%),
應該致力台灣優化無線上網環境,並指中華電信雖可能因此少賺5%-10%的利潤,
卻能解決9成以上民怨,他問「何樂而不為?」 (蘋果日報)
阿格力: 難道中華電的上萬股東的權益不是權益?中華電不是民營公司嗎?
以台灣如此民粹的商業環境,不會有好的外商想來投資的。
改天又被偉大的爺們政府說賺太多,要東砍西砍。
政務委員不督促其他業者建設網路,喊出要開放線路,說這樣能自由競爭?
要是你是其他網路業者,成本降,你網路費就要降嗎?不會只是要多賺點嗎?
負責建設網路的公司沒有盈餘,我不認同這樣進一步的建設有任何幫助。
NCC主委: 石世豪
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(NCC)通過將「市內用戶迴路」公告為固網瓶頸設施,
要求中華電信必須以成本計價出租給其他民營固網業者。(經濟日報)
阿格力: 我不知道偉大的官員是拿了財團多少的好處?該推動的4G東拖西拖。
整天只會叫中華電信讓利,讓利不是犧牲股東權益嗎?
再者如果犧牲股東權益能換取最大利益就算了,眼前只看到其他財團受益。
交通部的中華電股息收入減少,全民買單,這樣不是挖東牆補西牆?
成本價出租真的能促進市場自由競爭?還是只是圖利特定業者?
建設網路的人沒收入,如何有更進一步的建設?根據下面的新聞連結,
我也質疑偉大的長官要中華電讓利,背後的動機是什麼?
生活選股小啟示
避開政府干預太多的股票吧,這樣才能安心入睡!
投資理財不是賭博,而是一種用來審視自己生活形態和認識社會運作的工具
Let's 生活選股吧
文章完成時股價 90.3 (-1.6)元,2013年2月3日